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一個分享的過程---黏土模型的建構與翻模(中)

玻璃纖維手積層+脫模的注意事項

延續上次建模與翻模的步驟,完成隔離劑工序,模型製作時是添加藍色色母著色,以便於識別白色的隔離劑塗裝的效果,務必做到滴水不漏。

隔離劑乾燥之後現在已經將FRP塗布到模型上面去,添加紅色色母以便識別玻纖積層工作是否均勻。

環氧樹酯調和比例為重量2比1,B劑可多加一點點加快乾燥,B劑不足會無法硬化,打磨作業時會卡砂紙。

本次使用剪碎之切股氈+短切股+剪裁適中的200g/平方公尺玻纖布做積層,短切股的缺點是不容易打散,務必細心攪拌使環氧樹酯滲入纖維中,200g/平方公尺玻纖布個人認為是最適合摩托車尺寸造型用,輕薄柔軟但在折角處施做仍有可能不夠服貼產生空隙/氣泡,因此適當的剪裁並配合其他玻纖材料實施積層是必要的,等待FRP乾燥(約4-6小時)之後,準備開始脫模作業。


先將邊緣膠布撕除,白膠層也會部分被撕起

準備一雙手套保護雙手以防被FRP刺傷,用雜貨店買的"奶油刀"脫模
奶油刀一般可見於早餐店用於麵包塗抹沙拉醬之用,塑膠製品,非常有韌性,彈性柔軟表面卻很堅固。
用奶油刀從白膠層下面的間隙插入,左右前後動,使隔離劑分離
本次使用的退役機車手套有幾個破洞,因此也被FRP銳利的邊緣刺了好幾下,模型邊緣膠布沒有貼完全,有些角落只好硬撕而破壞了接布處的弧度,整體來說有一點點不順利,但還算成功的脫模了。

確認已將奶油刀插入每個角落使FRP層浮起,最後再掰開模型
不小心沒隔離到的黏死處再用一字起撬開,有些轉角處奶油刀無法伸入,最後再用手掰,避免傷害到原模與FRP層,盡量用奶油刀破壞隔離層,不要用掰的撕的,以免造型的弧度被破壞。

用筆型電鑽+蝕刻片切鋸修整邊緣

撕除一些白膠層,撕不掉的用菜瓜布+中性洗劑如沙拉脫或洗衣粉清洗
手積層FRP請用冷水清洗,避免用熱水以免變形。

隔離劑務必清洗乾淨,以免阻礙補強層施工

薄層FRP目的在保留外型,但結構不夠堅固,有點柔軟,內層必須加心一層FRP補強,使用與原本異色之塗裝,以識別厚度。靜置乾燥時避免其過於柔軟外擴,貼一條膠布定型。

謝謝收看,下次再分享製作母模注意事項與心得。










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一個分享的過程---黏土模型的建構與翻模(上)

一直希望能開發量產型砲彈頭罩與車友們分享,這些日子馬不停蹄趕工,今天把工作進度在本網誌分享給大家。

首先大概設計一下想要的風格,任務是設計生產一般復古型街車可通用的7吋頭燈罩。



 
風格設計草圖

用1/2比例側面圖設計尺寸

接著依設計圖稿尺寸建立紙模型,塗上環氧樹酯(混和少許短切股纖維),以紙片黏貼出大概的造型,用FRP膠合以減少黏土的使用量,減輕重量。






 
 



途中黃色部分是以初代VFR400擋風鏡翻製的鏡座,後來因比例不合又捨棄改為採用舊有以TZR風鏡翻製的鏡座
 
上端與TZR鏡座接合後,以紙黏土塑形
黏土模型乾燥後塗敷2-3層薄薄的環氧樹酯+少許纖維,環氧樹酯會滲入黏土的表面


用砂紙機打磨表面

 
接著要準備開始翻模了,先進行隔離作業,在模型邊緣處與轉角處貼上封箱膠帶,由於趕工的關係,打磨不夠平整處也貼上膠帶。
本次作業不直接翻製"母模",而是準備先塗一層薄層FRP製作原形(Prototype)裝上車合鎖點測試,如果製作母模的的情況就只要塗厚一些,FRP多一些即可。


 
 膠布貼好之後塗第一層隔離劑---三星脫模蠟,是類似固體汽車蠟的成分必須以吹風機加熱融化後使用(蠟罐外面用滾水加熱更理想),請勿使用液體類地板蠟或汽車噴蠟,會阻礙第二層隔離劑的塗敷。沾過蠟的刷子不要再拿來刷FRP。
塗完脫模蠟,表面不甚平整,只適合大型物體翻模


脫模蠟幾乎一塗上去就乾了,接著塗第二層脫模劑,使用的是南寶樹酯或其他PVA成分的膠水,可加入少許清水調和,但不要太稀,避免液體的表面張力使樹酯無法均勻附著。乾掉的蠟表面有點粗糙,適合南寶樹酯/膠水塗佈,又與FRP三者之間能互相排斥,能順利脫模。
塗好之後風乾,吹個小電扇乾更快
下次會繼續分享脫模過程,敬請期待....











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

FRP modeling:我的VR-150外型設計概念(上)

VR-150陪伴我度過了快10個年頭,一開始我用裁切車殼與彩貼的方式為它妝點造型學會使用FRP做造型之後也開始計畫為它設計整體造型




















有一度曾想放棄,因為已經購入重機,但仍難忘那山車獨特的騎乘感覺。
由於車輛長期停放室外,搖臂連桿內的培林都已下課,前後避震性能衰退輪胎硬化,連小小壓車都辦不到更別提精準過彎,屈身飛跪了!VR中古價也不高的情況下,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改上進口越野車換下的倒插,並更新所有耗材,打造一部新的VR!

由於VR的車台是屬於比較舊款式的越野車(其實也頗適合改造成"老山車"),由於後搖臂短,與現今流行的Supermoto車格有不小的距離。為了解決視覺上短搖臂的缺點,便想出"將所有的外殼前移"的點子。首先便是設計製作向前縮減的後尾殼。



















當時是以染色玻纖製作,所以有類似碳纖質感,但翻模技術較差,鎖點位置也一改再改。
因為對WR250X著迷也購入其長土除安裝。


為了在視覺上創造前移的效果,接著製作了下導流(雖然越野滑胎車幾乎是沒人裝下導流的,反正我又不越野)












接著開始設計油箱護板,一開始做得太寬又太短,只好重作,決定模仿新款hypermotard與wr250x的造型。















下導流也因為比例怪怪而先拆下(側面看還OK,前視就會很醜),太長的前土除似乎也提醒著搖臂的短小。於是決定在淘寶選購短土除(D-Tracker)及新的紅色護弓+鬼面罩(H4燈座,亮度高且方便維修)

 




翻模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歷經千辛萬苦之後....



全新的造型終於完成,又可以上天下海了。(待續)
















 
 
 
 
 

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

FRP modeling:我的CB400進化過程(下)

說到雙圓燈車款,小時候在街頭偶然相遇的CBR400RR令人一見鍾情,其他例如GSX-R750,RCB-1000利曼賽車,GS-1200ss,FZR750ow等等,都流露出生動的野獸氣息

 
設計方法上我是在網路取得CB400的側視圖之後列印出來,設計繪製側面圖,然後在車上量測各機件的寬度厚度,將三視圖大概繪製出來,在厚紙板上放大回來一比一,接著製作概略的紙模型
 
製作好的紙模型以環氧樹酯+短切股(散裝玻纖非織布)塗敷膠合,乾燥後加上紙黏土做造型(油土我比較不熟),紙黏土乾燥後可再塗佈環氧樹酯混合作業,乾燥後可用砂紙打磨
原型完成之後在邊緣貼上膠布,並上蠟隔離以便翻模(之後會再寫個翻模教學)

內殼外殼燈具風鏡試組裝
水箱集風板也完成
終於完成


又是新的開始